以綠建築為設計構思,結合生態、節能、減廢和健康四大指標,融入氣候環境和濕地保育,注入傳統聚落文化與人文歷史元素,完美打造兼具遊憩休閒和自然生態保育的多功能園區 。
建築、水體與自然生態的多元互動
位於台南市四草大橋旁的「台江國家公園」為台灣第8座國家公園,也是唯一的濕地型國家公園。園區結合「生態」、「節能」、「減廢」、「健康」4大綠建築指標,考量氣候環境及濕地保育,融入臺南傳統聚落結構,以島式建築和特色建材,孕育豐富動植物生態樣貌,成功打造富有人文歷史與永續生態核心價值的鑽石級綠建築。
與天地共存,與萬物共生──台江國家公園的設計哲學
台江國家公園園區面積約為6.6公頃,秉持「與天地共存,與萬物共生」之設計理念,考量園區原始地貌、當地氣候、全年的日照與風向,借鏡國外常用於低窪地區的「高脚屋」建築,於魚塭之上設置連通水路銜接台江水系,形成感潮水體以活絡水質。讓建築體能遮風遮陽和避寒,也可降低池水蒸發量,維持水質鹽度,更可以引入浮游生物、魚、蝦、貝類及底棲生物。再搭配坡度的護岸及回填卵石設計,保留基地原有的雜木林及灌木草原,最大幅度的保護園區,使環境及自然生物之棲所。
純白色的美麗建築外觀,能有效反射太陽輻射,降低室內空調的使用。錯落於白牆上的幾何窗戶,兼具「美感與實用」功能;日光從不同角度灑落,讓戶外光影變化萬千,而室內大幅提升了採光和通風對流,精巧的構思令人印象深刻,也達到實用的效果。
「台江島聚落」融合歷史人文與科技的建築藝術構思
這片基地,數百年前正是漢人渡海來臺的入口位置,選址地點具有緬懷先民勤勉奮鬥的歷史意涵。設計團隊特別將歷史文化與節慶元素納入構思,創造出獨特的「台江島」聚落,以「埕」與「巷弄」等大小不一的建築實體,勾勒島式建築的整體面貌,更呼應台南傳統的住宅模式,讓遊客步行其間更有親切感;其動線設計,輔以電腦模擬運算,使開口處的廣場呈現「東西向」,以阻擋寒冷的冬季北東風。而建築體之間的巷道與水道設計,可引進西南風,使建築體夏季能通風降溫,提供遊客更舒適的休憩環境。
環保再生,從建築到自然──蚵殼與漂流木的美學融合
為能使建築整體更回歸自然,設計團隊特別結合「海廢料再利用」方式,讓建築真正落實環保永續。
條條步道串聯起白色建築群,步道地磚選用在地元素「蚵殼磚」鋪設,格柵間隙更以「蚵殼」填入,營造垂直方向的小生物棲息空間;屋頂和牆體皆大量運用「蚵殼」與「漂流木」鋪設,提升隔熱效果,更為鳥類與小生物提供自然的活動空間,讓設計巧思完美結合自然保育與環保綠能。
走進自然,放慢步伐—品味層次細膩的情感
設計團隊運用動線和場域的配置,讓遊客漫步走訪整個園區,在最靠近出海口的距離,享受美景的視覺衝擊、吹吹海風、曬曬南部的暖陽,實際體驗和感受大自然,可沉澱心靈,細細體會這塊基地豐富的紋理情感,也認知生命的傳承。
走入「遊客中心」可參觀常態展示及特展空間,認識台江國家公園的歷史文化脈絡,一步步刻劃出層次豐富的印象,更從「心」珍惜這片土地的美好。
將大自然帶入生活—以建築與行動守護台灣生態環境
由於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土地和自然環境保護的行動落實,近年來也對綠能環保議題的關注度大幅提升。因此,如何建構符合「生態」、「節能」、「減廢」、「健康」等四大指標的綠建築,已是未來建築產業趨勢共同的設計願景。
晉基建設秉持與自然共生共融的理念,於建築設計時,充分納入土地的歷史、文化和氣候環境等考量,以守護生態環境的思維,致力於打造環保與美感兼具的綠意空間,以植栽綠化設計讓住居者的「家」,擁有舒適的視野和自在呼吸,更享受身心靈上的平靜,細細感受自然的美好,提升健康生活的品質。
晉基建設也持續為生態環境的永續而努力,將對土地的熱愛與崇敬,轉化為實際的行動,期許我們的建築,能成為人與土地的橋樑,帶著人們貼近自然,共感這片土地與人文的美好,一同齊心守護。
圖片來源: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